众所周知,如今的甜宠剧设定卷无可卷,甚至开始进军外星人、异世界、赛博朋克元宇宙,此时,主行为只是“吃饭”、分寸仅停留在“陪你”阶段的《
陪你一起好好吃饭》,以极具现实感的议题和直击人心的台词,在二月底三月初一众上星大剧的围追堵截下突出重围,来到骨朵电视剧榜单第五的高位。剧集探讨的主话题虽落地,剧中大量犹如日剧般充满哲思的台词和成年人爱情的“分寸感”,还是让《陪你一起好好吃饭》在各大社交平台引起了大量讨论。该剧不仅进入抖音电视剧榜TOP4,相关话题也获得了16.3亿次播放,剧中的高光片段、台词截图等,也在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掀起一阵二创热潮。对于剧粉或路人的这种热情,《陪你一起好好吃饭》联合出品人兼总编剧疏影表示并不意外,“首先吃饭本身就是我们中国人最有自信的一个话题,其次,由吃饭引出的关于工作、生活的话题探讨本身也是现在大家所关注的。”显然,《陪你一起好好吃饭》的“野心”,不止于一部讲述霸道总裁和美丽下属爱情故事的小甜剧。

《陪你一起好好吃饭》的联合出品方中有一个让人很难忽视的名字:新世相。这家互联网传媒公司加入《好好吃饭》项目的过程,也与“吃饭”二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萌生做一个以“吃饭”为主线的故事的念头时,总编剧疏影正巧看到了新世相发起的观众美食故事分享系列文章,那些观众投稿中由美食引出的有关亲情、爱情的小故事深深地打动了疏影,这种由食物带来的、强烈的情感连接,更坚定了疏影将这个项目落地的想法,同时也成为了新世相加入其中的助推器。在剧本创组阶段,那些投稿也为疏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有一个疫情中的美食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是一个在国外留学的孩子投稿自己好不容易终于吃到中餐的经历,他所描述的那种心情和感触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所以后来这个投稿里的情绪和故事背景也被我们应用在了男二号的身上。”在疏影看来,这些故事之所以动人,正在于“真情流露”四字,而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成为丰富人物的养分,再合适不过。为了强调全剧的真实感和“烟火气”,剧组特意将故事的发生地设定在川渝地区。“其实最早我们的备选城市有北京、上海这种代表性的大城市,和以粤菜闻名的广州等地,但是后来经过考虑之后,舍弃了这几个地方选择了现在的重庆。”疏影表示,虽然大城市很符合“总裁”的设定,但同时快节奏的生活和剧中想要表达的“好好吃饭”相悖。另外,沪菜、粤菜都十分精致清淡,在制作过程中少了川菜那种烟熏火燎的火辣和锅气,从拍摄表现来说,川菜的制作过程在镜头里更能表现出剧组想要的那种有生活质感的烟火气。“选择川菜我们的信心也更足一些,因为我们有一位很会做家常菜的编剧是乐山人,她可以做我们剧本阶段的‘美食指导’。”疏影告诉骨朵,与其他展现美食的剧都选择高大上的菜色不同,《陪你一起好好吃饭》里出现的全是最普通的家常菜,“吃饭、做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想将食物表现得离生活很远,而是要把荧屏上的食物拉到日常生活中去。”

与剧名一样,剧中男女主的大部分情感升温都发生在“陪你吃饭”的过程中,就像生活里“面基”要出来约饭、朋友聚会要大吃一顿一样,饭桌总是中国人交流感情的舞台。克制、合理是剧中两位主角感情进展过程的写照,即使是一个办公室恋情的设定,最开始男女主之间也并没有小甜剧中常见的“越轨”行为。B站二创最常用的高冷总裁上司男主“英雄救美”路边等车女主的桥段,正来自男主不是自己上前英勇护下属,而是替她叫一辆专车,解决她因经济情况舍不得深夜打车而不得不面对的醉汉骚扰。两人产生情愫后,并没有迅速地在一起,而是彼此坦诚了自己的缺点和需求后才确认关系。这种符合现实的克制感符合人物自身逻辑而非刻意贴上“人设”标签的。疏影认为:“我们的男女主是非常成熟的成年人,故事也不是一个热恋期年轻人的故事,成熟的爱情不是苛求找到完全契合的另一半,而是两个不同个体之间的磨合。你有你的问题,我有我的问题,我们如何接纳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另一半,如何化解我们之间的冲突,这个过程必然是需要时间来循序渐进的。”疏影口中男女主间的“冲突”,来自于生活的原型。“我本人和
余昊很像,非常在意工作,很难进入工作以外的闲聊,可我一些朋友截然相反,他们讨厌时刻看手机,认为闲暇和陪伴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疏影表示,男主余昊代表的是结果导向型人群,人生的价值需要通过取得的成就来证明;而女主
苏可岚则比较“佛”,在她看来,工作是为了生存,享受生活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

两个如此极端的人物彼此吸引,每往前一步都必要经过谨慎的思考。“其实观众喜欢的那种分寸感,也来自于他们对爱情都有比较成熟和审慎的观点,这是我们区别于市面上常见小甜剧的地方。”金句频出的台词是本剧的另一大特点,这些带着几分文艺气质又颇有哲理的台词截图或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上广为流传,成为《陪你一起好好吃饭》的一大引流法宝。对于这种“小心思”,疏影并不回避。“虽然我们的剧传达的是慢生活理念,但你不得不承认现在就是一个快节奏和碎片化的时代,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符合现在观众习惯的、直观的刺激来向他们传达我们的内容。这些台词片段,就是让没有接触过这部剧的观众感受到它气质的最快方式,所以我们花了大量精力去打磨这些台词的成色。”